愿和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海内外校友齐心协力,共同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和重托,共同建设好全体上医人的精神家园,为百年上医的跨越式发展积蓄更加磅礴的力量。
服务上线不到几小时,已有百余次云合影。已经恢复元气的各类公共服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更加秩序井然,给新生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新环境。
报到日后,对仍有服务需求的同学,将根据相关信息协调银行提供上门开卡服务。它们不仅外表可爱,还自带防疫黑科技。具备人脸识别、主动问候等智能功能的晓应,能够快速解答同学们关于报到手续和复旦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机智风趣基于5G网络的云端智能机器人晓应和小旦很快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五大书院学生组织以书院主题色、Logo标识和吉祥物为元素,精心设计了美观实用的书院生活介绍册、文件夹、笔记本、扇子、钥匙扣、卡套等产品,倾注着学长学姐们的用心,制成书院专属的特色大礼包发放给每位新生,帮助萌新们尽快熟悉复旦文化,融入校园生活。
2020年,一方面室内5G信号部署重点加强,另一方面与运营商共同建设的5G MEC虚拟校园网也将于近期正式上线。看到湖北的新生,焦扬鼓励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同时作为上海卫生抗疫战线上年龄最大的火线入党者,分享了在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心路历程。
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应天雷谈了学习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体会。要把强大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医学院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在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探索综合性大学办好医学院新路,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在平日不断下苦工积累知识、提升能力,不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刻准备用自己的所学脚踏实地地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他表示,在国家遇到危难之际递交入党申请书,是源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必将取得抗疫胜利的信心,是源于切实感受到身边共产党员时刻冲锋在前所获取的力量。
同时,医学院要进一步在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的同时自由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高水平大学。袁正宏在总结中向复旦上医所有服务于教学、科研、医疗、管理、服务等各条战线、为此次抗疫作出贡献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他指出,要深刻领会伟大抗疫精神和经验启示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带领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要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结合四史学习,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弘扬复旦上医为人群服务的精神。人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关键要素,创新引领离不开情怀的支撑,因此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保持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团队建设,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者和学生的信念引领,发挥楷模示范作用,持续加强对青年研究人员和学生责任心和情怀的培养,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投身科研,真正做到为人群服务为人群灭除病苦。应天雷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社会营造了尊重科学、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氛围,使得科研工作者们备受鼓舞,将有利于引导更多青年加入到科学探索、科学创新这项伟大事业中来。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分享了参加抗疫表彰大会、现场聆听学习总书记讲话及参加优秀党员座谈会的感受。他认为,作为医学院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把面向人民健康作为医学科学研究的最终命题,借助自身实验室技术优势和特点,主动服务国家医学、医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学科建设、推动科研教学互相促进。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9月15日,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党员和优秀基层干部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胡必杰作为疫情期间火线入党的党员代表参加会议并作《党员成色要用一辈子坚守》发言。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和上海医学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参加会议,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总书记要求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医学院的科研工作者要从摘果子的研究转变为自己种树、养出自己的果子的创新研究
未来,患者也会将健康交付你们手中。袁正宏表示,落日余晖暖心照片的主人公是上医人,正是医学人文渗透入上医人精神的展现。
目前,在医学教育的基础阶段,上医已经构建起全程导师制-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创新论坛-科技创新中心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这样的科研素养培养,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获得学术成长,为后来的科研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在抗日救亡中上医人冲锋一线、坚持办学的历史。进入新时期,上医各家附属医院不断加大援外支边、服务中西部的力度,在祖国各地、世界各地践行爱国奉献的理念。在国家建设中信念坚定、初衷不改、不畏艰难、慷慨无私,组织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一门四代,血防建功开展血吸虫病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复旦上医人勇于争先、甘于奉献,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医疗救护、疾控预防、科研攻关、校园防控等各个方面,书写新时代上医人以身许国、不计回报的奋斗故事。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上,她有决心和信心来传承上医精神,践行正谊明道的院训,做不负韶华的医路奋斗者。在这堂充实、精彩、难忘的第一课结束之际,袁正宏向学生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复旦上医人,时刻保持一名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姿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气魄,以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的远见,汇入时代的大潮。
九十多年来,上医人不畏艰难、不屈不饶,铸就上医精神。在93年的发展史上,不论是在抗战的烽火年代,还是在国家高速发展时期,上医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都硕果累累,持续创造出国内众多第一,取得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一流的平台产出一流的成果。袁正宏指出,选择复旦、选择上医,是选择面向世界、面向全球,树立报国之志,矢志拼搏奋斗。
五是培养国际视野,发出强国之声。听罢这堂精彩的思政课,新生们收获满满,振奋不已。
他希望新生们在上医求学的岁月里,抓紧时光,追求卓越,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学习中锤炼品格。就在不久前,《复旦大学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学科群建设的行动计划》出台,落实上海公共卫生20条,整体布局和推进大公共卫生学科建设。一级教授、内科学家林兆耆在一次查房中有意测试医生是不是敢说实话,并且告诉年轻医生:做医生要实事求是,要讲真话。展望未来 待新上医人书写新辉煌新时代给了上医全新的舞台,在部委市三方共建托管的新模式、新机制下,复旦上医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希望你们在自身学术志趣的激励下,对标世界发展水平,在健康中国时代发挥‘青年力量。从三十年代投身抗日,五十年代西迁重庆,到新冠肆虐之时驰援武汉,他体会到服务人群、奉献爱国、严谨求实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上医人心中传承,历久弥新。
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病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新上医人,她希望通过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孜孜不倦的钻研,不断精进专业技能,成为值得人民信赖的医疗工作者。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些海内外交流,更全面地了解世界,也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未来,上海医学院将更加积极地响应国家需求,对接国家战略,将学科建设和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国家战略、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干货满满,生动翔实的院史资料、如数家珍的先辈事迹、载入史册的科研成就、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和振奋人心的新时代发展蓝图引发了复旦上医新生们的深入思考。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潘淇豪用24字描绘了医者形象。从创新基因升级成为创新精神,上医更拥有创新塑造的理念方向。
誓将白首契初心,希望大家以初心常相伴,与真情共白首。袁正宏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展现了上医人一以贯之的学风。
上医人追求卓越,其中很重要的内涵就是创新,创新就是贯穿其中的生命线。他相信上医人的文化血脉必将赓续不断,薪火相传。
二是培养人文情怀,心怀医者初心。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争先、一起奋斗,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